赤脚说 2023-07-19 09:52:16 552 0 0 0 0
艾灸,艾灸基础,冬病夏治,寒病温之,三伏天适合艾灸,借助天时来排出旧邪。艾灸产生的身体反应,很多都是排病反应,今天一次性说清楚。1.艾灸上火。可能是体质不适合灸,热性体质或是阴虚体质不适合灸,也有可能是灸量太大了,也…

冬病夏治,寒病温之,三伏天适合艾灸,借助天时来排出旧邪。艾灸产生的身体反应,很多都是排病反应,今天一次性说清楚。

 

1.艾灸上火。可能是体质不适合灸,热性体质或是阴虚体质不适合灸,也有可能是灸量太大了,也可能是配穴不合理。怎么调整呢?搭配涌泉穴,足三里穴,太溪穴等这几个穴位,可以引火下行,引火归元。

 

2.艾灸太烫了。艾灸时,皮肤烫灼感很明显,有2个可能原因:

 

第一,可能是艾条质量问题。新艾的烫灼感比陈艾的烫灼感要强烈很多,新艾比较容易烫伤皮肤,陈艾渗透力强,不容易烫伤。

 

第二,可能是气血淤堵比较严重。气血太堵了,热能过不去,热能停留在皮肤表面,就会感受到烫灼感。怎么调整呢?在施灸前,先做局部拍打,让气血疏通一下再灸。同时,艾灸手法以回旋为主,坚持多做几次,烫感就会减轻。

 

3.艾灸没有热感。可能是寒气太重了,也可能是气血亏虚严重。怎么调整呢?加大灸量,用更大火力的艾灸棒来施灸。

 

4.艾灸冒冷汗。这是寒湿的排病反应,说明身体寒湿重。要怎么调整呢?继续灸,继续排寒湿。。。

 

5.艾灸后皮肤瘙痒。大部分情况为排病反应。要么是风邪,要么是湿邪,要么是血毒,都有可能引起皮肤瘙痒。这种情况继续灸就行了,把病气排完了,就不痒了。

 

还有一种情况,艾灸后皮肤干燥起皮,干燥导致的瘙痒,这种情况要停灸,说明艾灸伤了皮肤津液。

 

6. 艾灸出现口渴难耐。艾灸温阳散湿,这是正常情况,灸后及时补充津液,多喝温热的水、米汤、银耳汤、鸡蛋茶、元气膏这类,多吃滋阴食物,还可以配太溪,曲池来滋阴。

 

如果本身是阴虚之人,那就不建议灸了。

 

7.艾灸出现酸麻胀痛。其实,这就是灸感。气血疏通时,就会出现酸麻胀痛的身体感受,说明艾灸的能量在帮助你疏通气血。

 

酸:表明气血不足,不能满足正常需求。

麻:表明气血不能正常通过。

胀:表明有实邪堵在经络里,往往是体内有多余的湿气堵住了,就会胀。

痛:往往是体内有血瘀,不通则痛。

 

8. 艾灸后身体冒凉气。说明艾灸正在帮你把体内的寒气排出来。如何调整呢?加大灸量,多灸。

 

9.艾灸时出大汗。夏天艾灸,正常人都会出大汗,这是正常表现。冬天灸,以微微出汗为宜。

 

出完大汗之后,有些人身子太虚,会体乏困倦,可以在艾灸后喝生脉饮来补充正气。

 

10.艾灸时不出汗。有2种可能原因:一、体表寒气太重了,寒气把体表毛孔都关闭死了,汗出不来;二、气血淤堵,通道堵塞了,汗液出不来。

 

要如何调整呢?在太阳底下灸,加大灸量来灸,一边泡脚一边灸,都可以。。。

 

11.艾灸后身体出油多。这是排痰浊的反应。如何调整呢?配上胆俞穴,丰隆穴来降脂化痰,加大灸量继续灸。

 

12.艾灸后,肚子咕咕响或者排气增多或者打嗝。这是身体浊气外排的信号,是身体正气增强后的排异现象。如何调整呢?继续灸。。。

 

13.艾灸后出现腹泻。艾灸后,出现腹泻,这是肠道的正气增强后排寒湿浊气的表现。如何调整呢?继续加大灸量,多排几次,身体就会干净舒服。。。

 

14.艾灸后出现月经不调。女性艾灸后阳气增强,体内阴阳的状态会重新调整,所以月经周期也会重新做调整。如何调整呢?不用太多干预,让身体自己去调整就可以了。。。

 

15.艾灸后经量增大。这是排病反应的好信号,阳动冰消的原理,说明排瘀血的能量增强了。如何调整呢?按原法继续灸,月经会自动调整。

 

16.艾灸后经量变小。艾灸后月经量变少,有几种可能原因:一是伤了阴分,阴液少了,月经量就会小;这种情况要减少艾灸,或者调整配穴。

 

还有一种可能原因,体内在重新调整月经,不用过分担心,再观察下一次月经情况,来调整方案。

 

17.艾灸后出现失眠。这往往是艾灸时间太晚了,扰动阳气导致的。艾灸最好放在太阳落山前。容易失眠的人可以配上涌泉+太溪穴+三毛穴,太溪穴滋阴补肾,涌泉穴引火归元,三毛穴安神助眠。

 

如果在白天灸,取下肢穴位艾灸还是失眠,那很大可能就是阴虚火旺体质,这种情况建议停灸,平时多吃滋阴食物。

 

18. 艾灸后症状加重。出现这种情况要慎重处理,要认真分析原因。症状加重,有可能是好信号,也可能是方向走反了。

 

比如有人痛经,艾灸后痛经加重,这种多半是好信号,说明淤堵的点正在疏通,在疏通的过程中痛感会加重。

再比如说便秘,如果艾灸后便秘加重,这种情况可能是坏信号,要去重新调整方案。

 

19. 艾灸后嗜睡乏力。艾灸疏通气血,通道变宽了,能量密度相对就低了。能量少了,人就嗜睡乏力。如何调整呢?好好休息,好好睡觉。当然,也可以喝生脉饮补充能量。

 

20. 艾灸后打喷嚏,流鼻涕,小便多,大便增多。恭喜你,这些都是排病反应。

肺里的邪气从鼻子里出去,就表现为打喷嚏,流鼻涕;

肾里的邪气从小便出去,就表现为小便增多;

身体里最大的排毒通道是大肠,身体的毒素垃圾从大肠出去,大便就增多。

 

21.艾灸后白带增多。艾灸补了阳气之后,阳气会驱赶阴邪,阳气把寒湿赶出来,就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。如何调整呢?建议多灸背部和督脉的穴位,把阳气提上去,把寒湿从上面蒸发出去。

  

22.艾灸后皮肤起水泡。可能有两个原因:1.艾灸操作不当,导致烫伤;2.体内的水湿很重,水邪从体表而出。

 

如何处理呢?对于一般的小水泡,不用特别处理,等它自然消退就是。如果水泡很大,可以用一次性毫针从水泡下方边缘刺破,把水放出来,不要把水泡上面的皮弄破了,一两天就好了。如果是夏天,可以在刺破水泡后再悬灸10分钟,可以起到杀菌作用,防止细菌感染。

 

23.艾灸后血压升高、血压不稳。

这是因为艾灸后阳气增强,阳气增强后就会推动气血加速流通,气血流动加快后,血压会短暂升高,出现血压不稳等现象。

 

如何调整呢?加上百会穴+涌泉穴,把人体最高的地方和最低的地方打通,让这个大循环能流通起来。再配上曲池穴,相当于从天上降雨下来,冲刷大地的一切污垢,相当于把血管的垃圾清理一遍,血压就会慢慢降下来。

 

24.艾灸后血糖升高。

艾灸扶阳气,把沉淀的糖分升起来了,所以,艾灸后容易出现短暂的血糖升高。就如同一杯有沉淀物的水,用棍子搅两下,水就会更浑浊了。。。

 

如何调整呢?增加:脾俞+三焦俞+肾俞+中脘+足三里,把脾胃运化能力增强,把多余的糖分运化掉。。。

 

艾灸有反应是好事,没反应才是问题。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去感受艾灸的能量,去读懂身体的信号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知常达变,以不变应万变。。。


Tag: 艾灸 艾灸基础
歡迎評論
未登錄,
請先 [ 註冊 ] or [ 登錄 ]
(一分鍾即可完成註冊!)
返回首頁     ·   返回[中醫雜談]   ·   返回頂部